猴出血热病毒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非洲赤猴(patas monkey)是该病毒主要的自然贮存宿主,是造成该病爆发的主要原因。
1964年,首次从美国和俄罗斯的两个恒河猴群体中分离到SHFV。在最初的爆发中,动物出现了严重的出血性疾病。而赤猴、非洲绿猴等非洲猴感染该病毒后并无临床表现,成为带毒者,其中赤猴带毒时间至少2年,它们的微量血液或体液就能将病毒传播到猕猴群。
病毒在赤猴和猕猴间可能不存在直接接触和气溶胶传播途径,因为将带毒的赤猴与正常猕猴关在一起饲养并未造成后者发病死亡。赤猴中的病毒主要是通过血液或体液传播给猕猴,一旦有猕猴感染,可通过直接接触、间接接触(主要指通过病毒污染的笼子和其它用具传播)和气溶胶途径传播。
SHFV在亚洲猕猴中是一种急性、高度致命的感染,其特征是弥散性血管损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严重出血。肠道受累很常见,动物经常产生粘稠的深色粪便。胃肠道的肉眼剖检包括明显的出血、充血和坏死,主要累及十二指肠和近端空肠。组织学检查可见肠上皮细胞坏死,固有层出血,小血管内存在纤维蛋白血栓。
SHFV的爆发往往与引进新猴,特别是与引进赤猴有关,所以引进动物时必须慎重。该病不传染人类,所以已被用作人出血性疾病的研究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