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举行2016年度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在介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下一步工作安排时明确表示,“研究制定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的人事管理衔接办法”。
所谓“不纳入编制管理”,就是取消事业单位编制,但保留事业单位性质。而之所以要保留事业单位性质,主要是考虑到高校、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不能完全推向市场化,还要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在全部取消事业单位编制之后,未来高校和公立医院将会实行全员合同聘任制。
去编对医生有影响吗?都有哪些影响?作为工作34年的医生我在反复追问!
一问:为什么要取消编制?
给出的理由是,中国的事业单位编制本身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种很不正常的铁饭碗制度,市场经济制度下应该废除。取消事业编制实际上是为了实现人员流动、促进公平。此前我们制度一个很不公平的地方,就在于编制内外人员往往同岗不同酬,在职时编制内人员收入一般比编外高,退休之后的养老待遇更是差别巨大。
编制是造成“不干事”和“养懒人”的根源。事业单位行政化、官僚化严重、效率低下。占用大量国家拨款和财政补贴,却很难拿出让社会满意的公共服务。取消事业编制,就是为了还原“干事”属性。想把事业单位做活,促进事业单位企业化、市场化运作。
本次改革取消编制,实现全员聘用制,将意味着这1000多万人“铁饭碗”被砸烂。数据显示,全国现有111万个事业单位,编制内总人数超过3000万人,加上900万离退休人员,事业单位有4000万人左右。除了事业单位还有大约800万公务员。两个数据相加大约是5000万人。这样庞大规模,世界上任何一个政府都养不起。为减轻财政负担,化解国家财政危机,砸烂“铁饭碗”势在必行。
所以,其实去编问题名义上是为了提高公益服务的效率和水平,而实质上是缺钱。源自于国家财政状况日渐危机。
虽然一再强调这不是“甩包袱”,可这不是“甩包袱”又是什么?
二问:去编,为什么首先从医生开始?
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取消编制不仅可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即所谓体制外、体制内划分,更在于为落实自由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核心打下坚实基础,以专业领域内的服务质量来竞争生存与发展的保障。
取消医院的事业编,是向低质量的公共服务“宣战”,倒逼事业单位提高服务质量。施行聘任制管理,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还原医院的“干事”属性。有利于打破“圈子”的禁锢和人员流动的一潭死水。
取消编制后,最明显的是会激励工作人员更加努力工作。其次,更有利于人才流动。
探索通过“公益”和“市场”两条腿走路,化解国家财政危机。而着重点的其实是“市场”这条路!
医改医改,卫生系统不是天天在高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吗,好,国家满足你,就从你开始,这可是你自己的选择。
因为医生是高学历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取向比较定向,即使没有了编制,他们的选择也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所以以他们作为试点,对于人员流动应该不会有大的变化。
可见,去编的目的很明确,把目标人群推向市场,而能到市场搏击风浪的不是“空头政治家”也不是动“嘴皮子”的“眼高手低”者,只能是有一技之长的专业技术人员,医院和高校自然首当其冲。
自己会挣钱养活自己,政府容易控制和应对,不容易发生混乱,这就是为什么首先从医生开始的真相。
三问:去编,40余年过渡期如何度过?
此次改革采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方式,即现有在编人员仍按照编制管理,等到退休、辞退之后自然减员,逐步收回编制,而新人则不再有编制,实行合同聘任制,在全部取消事业单位编制之后,未来将会实行全员合同聘任制。采取的是一种被称为“稳健”的做法。
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计算,如果从2017年开始收回编制算起,2016年招的医务人员还是有编制的,如果是医学本科毕业,年龄是23岁左右,现在实行延迟退休政策,到他们退休时,应该是65岁,其中工作年限有42年,这就是说,医院编制完全消失的时间至少还有42年。这42年过渡期就是医院编制不断削减、非编制管理不断上涨的过程。在这段时间内,编制和非编是共存的,是此消彼长的动态过程。
这个过程对公立医院会带来哪些影响?这42年的共存期如何管理?
你不可能把编制内的人都养起来,也不可能一下子把两种编制一样待遇,要不就用不着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直接搞一刀切就行了。同样是两种待遇,你怎么调动非编人员的积极性。非编人员如果没有积极性,如果没有更多的病人和创收来源,工资奖金哪里来?
过渡期能没有区别吗?没有区别编内人员会答应吗?如何保证在编人员与非编外人员福利待遇逐步并轨,实现编内与编外人员在人事管理、工资福利、社会保障、职称晋升与人才流动等方面的一视同仁?(转载于生物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