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
微信互动

邻苯二醛显示组胺荧光法

     组胺(HA)是一种血管活性物质和致痛物质,存在于外周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以及  胃黏膜一些内分泌细胞的颗粒中,也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一些神经元突触小泡内。

 

     <!--[if !supportLists]-->1.<!--[endif]-->原理  

 

     在一定温度和湿度下,组织细胞内的组胺与邻苯二醛(OPT)发生聚合反应。形成的聚合产物发出两种荧光,一是组胺含量高时,呈黄色荧光,比较稳定,最大激发波长为405nm;二是组胺含量低时。呈蓝色荧光。不稳定,褪色较快。最大激发波长为365nm。


     2.操作程序

 

     (1)标本制备:新鲜组织冰冻切片或铺片,风干后移至含P2 O5 的干燥器中继续于燥4小时;固定的组织标本石蜡切片,脱蜡后风干;

 

     (2)邻苯二醛处理:将40mg结晶邻苯二醛加入已预热至100℃的立式染色缸内,盖好,约15分钟后,取出染色缸,立即将干燥好的组织切片或铺片移人染色缸内2―3分钟;也可在室温下将1%邻苯二醛的乙基苯液直接滴加在切片或铺片上反应4分钟;


     (3)湿化:将标本移至湿盒内(但勿与水直接接触)2~4分钟;

 

     (4)80℃烘箱中作用5分钟;

 

     (5)封片、荧光 显微镜观察分析同前;

 

     (6)结果:含组胺较高的细胞呈黄色荧光;组胺含量较少的细胞呈蓝色荧光。

 

     3.注意事项   

 

     (1)组胺含量低时,与邻苯二醛缩合反应的荧光团不稳定,荧光易淬灭,需尽快观察记录;

 

     (2)邻苯二醛与胰高血糖素等一些多肽的氨基末端组氨酸反应亦可形成较强荧光产物;

 

     (3)湿化处理较为关键,需严格控制;

 

     (4)对照实验:省略邻苯二醛液处理步骤,结果应为阴性。

上一篇:TNF成品生物活性的测定的操作流程
下一篇:细胞增殖的酸性磷酸酶检验法操作步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