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
微信互动

免疫组化非特异性染色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对组织或细胞内抗原或抗体物质定性和定位的组织化学技术。 组织的非特异性染色的机理很复杂,所以控制非特异性背景染色也不容易, 现简单介绍一下:


一、非特异性染色的识别:

       常出现在组织边缘、胶原纤维及血浆渗出处,坏死组织及固定不良的组织中心处。表现为弥漫性,均匀性的背景染色。也可以是随机分布的阳性反应产物点、团或块状。


二、非特异性染色的原因及避免方法:


       1. 静电吸附

          抗体是一种带负电荷的球蛋白,容易和带正电荷的组织相结合
         在用第一抗体前加制备第二抗体动物之非免疫血清封闭组织上的带电荷基团,从而除去与第一抗体的非特异性结合。此法为最有效的方法。如果还不可以的话可能蛋白质封闭不够或所用血清溶血。


       2. 内源性过氧化物酶

         红细胞,粒细胞的含量尤其高,镜下可以识别,不要将其当成阳性结果。
        石蜡切片 3%双氧水-甲醇溶液处理切片;


      3. 洗涤不彻底

        保证各步骤的PBS或TBS冲洗的时间和量,方法要得当,最好可以把切片放在装满洗液的染色盒内浸泡一段时间以确保充分清洗。有一些人鉴于实验经费紧张,那吸管滴加标本上冲洗,这样很难保证冲洗的干净与否。这实际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4.  DAB显色反应时间过长

           最好是在显微镜下时时观察一避免显色回见过长而引起的非特异性染色背景


      5.  一抗稀释液,可以在一抗稀释液内适当添加1%BSA或合适浓度的二抗来源的血清。

           以上是本人将亲身实验经验,加上网上资料以及舜百公司帮助而总结出的一些非特异性染色原因分析和控制的,希望能给各位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


上一篇: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步骤
下一篇:免疫染色
分享到: